1117章 老子没拿过一分钱-《外科教父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何主任主刀的巨大纵隔肿瘤患者许松德术后恢复得非常好,老何的手术水平已经完成量变到质变,终于再次迎来技术上的跃迁,他也成了三博医院外研所俱乐部的成员之一。

    所谓三博医院外研所俱乐部,不过是三博医院内部一个调侃的称呼而已,指的是那些经常与外研所保持学习交流,技术水平能够跟上外研所的节奏的医生,比如运动医学中心的高主任、创伤骨科的谭主任、普外科的方主任、胸外科的何主任、病理科的温儒正等等。

    杨平也抽空去ICU看看这个患者许松德,因为许松德是他镇台的患者,他多少要关注一下,这个患者术后非常平稳,何主任整个手术过程的处理还是非常到位。

    从ICU出来,何主任说:“我们胸外科随着发展终究要分科的,我对肺部手术非常有兴趣,所以,以后我还是专注于肺癌、肺移植等肺部手术,心脏分出去后单独成科,我想还是邀请新来的夏书来挑大梁比较合适,不知道他是否愿意,我就担心他待在你们外研所不愿意出来。”

    何主任有自知之明,不管是教育背景还是个人能力,他肯定干不过夏书,所以像有些老主任那样将来被逼退位,还不如自己主动提出分科的计划,这样自己还能占有一亩三分地。时代不同了,看医院这种发展这形势,依靠科主任的强权来压住新人是行不通的,再说何主任也不是这种人,他还是想靠水平服人。

    这话其实是何主任想借杨平的口传给夏书,夏书从阜外来到三博医院,拜在杨平的门下,肯定不可能总是呆在外研所,脊柱外科那边金博士听说要替换秦主任担任主任,外研所的大将每一个以后都会放出来独立门户,夏书是搞心脏外科出身,在心脏外科领域,整个三博医院没人有能力跟他争,何主任知道自己几斤几两。

    “你这想法挺好,夏书也有这个意思,随着医院的发展,胸外科肯定要细分出亚专科,这是必由之路,至少会分出两大专科,肺外科和心脏外科,大血管肯定和心脏合在一起,而普胸自然会和肺外科合在一起,夏书喜欢心脏外科,你喜欢肺外科,正好你们各占一个专业。”杨平觉得何主任的计划非常合理。

    其实真正管理好一个医院也挺难,要改革必然会影响现有的格局,影响一少部分人的利益,比如一些老主任,这部分老主任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障碍,如果不能够及时换新,将更有能力更有活力的年轻人推上去,三博医院很容易陷入发展瓶颈期,甚至会出现一大堆问题,错失因为杨平个人影响力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。

    走着走着要分路的时候,何主任说:“我以前不知道你们外研所的夏书博士的想法,现在听您说他喜欢心脏外科,这事就好办,以后心脏外科就是他来掌舵,目前来看,我还是比较适合做肺外科的主任,要是以后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任肺外科主任,我立马让贤,不过我也不会原地踏步,肯定会在技术上不断进步。”

    杨平大概明白何主任的意思,何主任现在是主动配合医院的改革,自从院委会提出脊柱外科换主任的事情,现在医院闹得沸沸扬扬,新一轮的改革正式拉开序幕,很多老主任人心惶惶,当然也有一些不是很好听的话传出来,说夏院长搞过河拆桥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少数老主任很有大局观,比如病理科的关主任几次主动提出让温儒正担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,还有几个科室主任也主动提出让位,也不是每个人对主任这个位置有这么浓厚的兴趣。

    与何主任分开后,后面传来一阵声音:“杨教授!”

    声音很好听,杨平回头,藤原美雪跟在后面,她的大长腿走得很快,女式白大褂翩翩摆动,高挑的身材在白大褂的衬托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。

    “杨教授!”藤原美雪追上来,“我刚刚也想去看看胸外科的患者许松德,没想到你们这么快看完就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患者挺好的,生命体征平稳,术中大脑血供保护得很好,也没有出现任何脑部缺血的后遗症。”杨平没有停步,边走边说。

    藤原美雪与他并肩而行:“这个病例在胸外科算是世界顶级案例吧?”

    ''算是吧。”杨平说。

    “你这段时间不会出国吧,千万不要出国。”藤原美雪冒出一句。

    杨平觉得她有点莫名其妙,突然说这个:“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